風道加熱器在不同溫度下的性能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溫度范圍:風道加熱器能夠適應不同的溫度需求,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風道加熱器分為低溫型、中溫型和高溫型。低溫型加熱器氣體加熱的最高溫度不超過160℃;中溫型不超過260℃;高溫型不超過500℃。有些風道加熱器甚至可以將空氣加熱至高達850℃的溫度。
-
熱效率:風道加熱器的熱效率較高,最高可達0.98以上。這意味著在不同溫度下,風道加熱器都能以較高的效率進行熱交換。
-
升溫和降溫速率:風道加熱器具有快速的升溫和降溫能力,速率可達10℃/S,調節快而穩定。這使得風道加熱器能夠迅速響應溫度變化的需求,適合自動控制。
-
機械性能:風道加熱器的發熱體為特制合金材料,因此在高壓空氣流的沖擊下,具有比任何發熱體更好的機械性能和強度。這對于需要長時間連續不斷對空氣加溫的系統和附件試驗更具有優越性。
-
安全性:風道加熱器在設計時考慮了安全性,安裝了溫控器和熔斷器,以控制風道空氣溫度超溫和無風情況下的工作,確保萬無一失。
-
流場和溫度場:通過正交試驗和數值模擬對風道加熱器結構進行優化,可以提高加熱效率,降低氣體流過風道加熱器的壓力損失。優化后,風道加熱器內部渦流減弱,壓力損失降低,湍流動能減小,氣流更加平穩。
-
保溫設計:中溫型和高溫型風道加熱器在結構設計上,從通道表面到加熱器接線盒夾有保溫材料,一方面降低了整個通道的外部排熱,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接線腔內的溫度。
綜上所述,風道加熱器在不同溫度下的性能變化主要表現在溫度范圍的適應性、熱效率、升溫降溫速率、機械性能、安全性以及流場和溫度場的優化等方面。這些特性使得風道加熱器能夠適應各種不同的工業加熱需求。
|